当前时间:
 
学校主页 部门首页 干部工作 统战工作 党校工作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63800威尼斯>> 部门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今天是:
 
  “立项活动” 优秀成果——守四心 绘四色 建三课 通三理  
 
发布时间:2024-06-06   浏览次数:
 
     
 

守四心 绘四色 建三课 通三理

——打造“党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模式

 

63800威尼斯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总结报告

 

一、项目简介

63800威尼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开展此项目的起止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4年5月,党员人数19人,参加党员人数19人。作为三明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协同中心副秘书长单位,承担三明市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心工作。被三明市总工会评为2022年度三明市“工人(五一)先锋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工作,将“党建+大思政课”建设作为马院“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通过守“四心”绘“四色”、 建“三课”通“三理”,即基于我院针对应四个专业集群凝练出的“四心”职业特色文化(医者仁心、师者爱心、工者匠心、商者诚心),依托三明市“红色、绿色、古色、廉色”的“四色”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思政显性课程”“讲道理”、“思政隐性课程”“悟道理”、“思政实践课程”“用道理”的“大思政课”体系,“三课”共建、“三理”融通,打造出多维立体、相互贯通的“党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格局。

二、“立项活动”背景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如何建好“大课堂”、搭好“大平台”、用好“大师资”,实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统一,提升思政课的“魅力值”。如何发挥三明这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和实践地的独特优势,有效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使思政课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入魂?这是党支部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立项活动”做法

一、打造“思政金课”,运用“思政显性课程”来“讲道理”。通过创新集体备课制度,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课堂革命打造“思政金课”,运用“思政显性课程”讲好思政道理。以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堂为抓手,一手抓教师素养、教学能力提升,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一手抓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发挥思政课堂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结对子、传班带,传承教学技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学习兄弟院校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教学观摩、大练兵、学生评教、同行互评,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打造“思政金课”,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吸引力;构建思政课专任教师、思政课兼任教师、思政课特聘教授“大师资”队伍,为大学生讲授思政课,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育人目标。

二、凝炼“四心”职业特色文化,让学生在“思政隐性课程”中“悟道理”。通过思政“隐性课程”育人是“大思政课”的应有之意,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均可归属于“思政隐性课程”的范畴,能够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强大育人功能。为建设好思政“隐性课程”,马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依据医学与护理专业集群的特色提出“医者仁心”职业理念,结合学前教育等师范类专业集群的特点提出“师者爱心”职业理念,依据工商管理专业集群的特点提出“商者诚心”职业理念,依据工程与机械类专业集群特色提出“工者匠心”职业理念,凝练出具有创新意义和我院特色的“四心”职业特色文化,并把它作为“隐性思政”元素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使“思政课程”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让“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产生更为密切的联系,解决“课程思政”形式化的问题。

三、打造“大思政课”,让学生在“思政实践课程”中“用道理”。首先,积极探索思政课综合实践1个学分的内容设计和考核模式,单独设立“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中心”,把实践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展,精心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印制《思政课综合实践手册》分发给每个学生,规范实践教学内容,做到实践教学之前有规划、实践教学之后有作品、学生作品有评价、评价之后学生有学分。其次,充分利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万寿岩古人类遗址、1958工业记忆馆、三明市档案馆、将乐高塘镇常口村、将乐大源乡、建宁红医馆、宁化长征学院、明溪滴水岩战地医院等8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使思政“小课堂”延伸至广阔、鲜活的社会“大课堂”,通过思政“实践”课堂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力。

 

四、“立项活动”成效

一、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不断完善,教师讲好“显性课程”的能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凝炼出的教学成果:《基于“三课融通”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获三明医学科技职业院教育成果特等奖。3位教师入库三明市专家库,1位教师被聘为三明市大中学校思政课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专家。2022年福建省“习近平与教育故事”思政课“金课”建设中获得一等奖1堂、三等奖1堂;2023年福建省“思政金课”建设中获一等奖1堂、二等奖2堂;2022年两支教学团队参加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2023年一支教学团队获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二、思政“小课堂”连接社会“大课堂”,课程内涵建设特色明显。重视理实结合,立足三明大地,着眼于将三明革命历史传统和改革发展建设中的鲜活故事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5门主干思政课程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了8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守“四心”绘“四色”系列实践活动品牌,举办“中央苏区宁化”、“朱子故里尤溪行”、“客家祖地石壁行”、“抗战省会永安行”、“沙溪文化长廊行”、“青山绿水常口行”、“沙县夏茂俞邦行”、“三明历史档案馆等实践教学活动。依托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三明实践点采编的素材《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获“领航计划”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优秀奖”。中新网以《福建三明:山区高职院校思政课该怎么上?这所学校带来新探索》,三明日报以《高校师生齐聚力 上好开学思政课》、形势与政策网以《“探索三明苏区‘红医精神’,打造‘大思政课’苏区底色”》、中国教育报以《“三课融通”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等为题分别报道。 

三、铸牢立德树人根基,构建“党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院党委书记、院长坚持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每学期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督促指导落实马院建设标准和思政课建设要求,大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作为三明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中心,积极筹备参与开展高校与中小学校结对共建、集体备课、研训活动10余次,服务三明市大中小学校思政课建设。自2021年以来共获批完成校厅级教改项目、科研项目近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1篇,编印大思政课实践手册3册。

四、依托大学生领航计划,打造“大思政课”实践共同体。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论坛、阅读沙龙、专家讲座、参观考察、社会调研以及理论宣讲等探索和实践,通过“行走的思政课”打造实践育人模式;重视加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现有省级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读书社1个,第三批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项目1个,指导学生在省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微征文微演讲等项目中屡获佳绩,摄制《自找苦吃 砥砺青春》《石碧烈士英名录》等4件作品在“学习强国”福建平台展播。

党支部将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的重要讲话精神和“5·11”对学校思想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践行“六要”和“八个相统一”的重要理念,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四、佐证材料(若没有可不附)

获奖情况统计表

 

获奖时间

获奖种类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2022.07

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

一等奖

福建省教育厅

2022.07

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

三等奖

福建省教育厅

20223.07

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

等奖

福建省教育厅

2023.04

福建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遴选建设暨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一等奖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2023.04

福建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遴选建设暨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二等奖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2023.04

福建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遴选建设暨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二等奖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2023.07

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

二等奖

福建省教育厅

2023.11

第六届大学生讲思政课

优秀奖

教育部

2022.08

福建省“习近平与教育故事”思政课“金课”

一等奖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2022.08

福建省“习近平与教育故事”思政课“金课”

三等奖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二、相关照片

 

1  成为三明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中心

 

                                                 图2  三明市总工会评为2022年度三明市“工人(五一)先锋号”

 

3   马院党员教师入库三明市社科专家

 

4   我院学生在省“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演讲中获奖

 

5   党支部与地方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6  党支部组织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剪影

 


 

 
     
 
上一篇>>“立项活动” 优秀成果——​构建“一引双联”党建育人模式 提升基层党组织育人实效
下一篇>>“党员好故事”——以实干诠释教育初心 用实绩践行育人使命
 
[打印]   [关闭本窗口]

 

电话:0598-8282710 0598-8216371  E-mail:dwgzb@smykzy.cn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2010保留所有权利

建议浏览环境:IE10.0以上版本,1280×960分辨率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