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学校首页 首  页 学习资料 学习研讨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63800威尼斯>>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网>> 工作动态 >> 正文
  今天是:
 
  人文社科系公共基础党支部开展暑期学习考察活动  
 
发布时间:2016-08-28   浏览次数:
 
     
 
    根据党工部关于七一前后组织党员学习考察的通知精神和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安排,2016年8月23日,公共基础党支部组织党员前往永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对党员进行党性党风、党的光荣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这次支部学习考察活动原定在学期结束准备放假的时候进行,后来由于台风登陆引起的恶劣天气的影响,经与党工部领导和支部部分党员交换意见后,决定改在暑期干部培训班开班前进行。
    这次学习考察活动的地点为:1.永安市图书馆内的永安市苏区革命历史陈列馆;2.吉山萃园抗战文化遗址和抗战文化陈列馆;3.小陶镇吴地村“岩连宁边区纪念馆”和石峰村“永安北上抗日纪念馆”。天气炎热,地点分散,路途遥远,人生地不熟,是这次学习考察活动面临的主要困难,再加上暑期放假,不少在外地休假的和一些需要照顾老小的党员无法准时参加,但仍有近一半的党员表示愿意克服困难,准时参加支部的学习考察活动。为了保障学习考察活动取得实效,支部特地邀请了熟悉情况的当地同志,包括一位村主任,一起参加了支部学习考察活动,队伍一行总计11人。
    永安苏区革命历史陈列馆是支部党员学习考察的第一站。走进永安苏区革命历史陈列馆,一幅幅红色永安的历史画卷扑面而来,亲眼目睹永安苏区革命历史重大事件中的人物、遗址遗迹和红色文物,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火红的年代。
    第二站,参观吉山抗战文化遗址。永安吉山是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乡。抗日战争期间,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长达七年半之久。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下,一大批文化名人,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纷纷聚集永安,使永安成为东南抗战文化中心。参观吉山抗战文化遗址,使党员同志深刻感受到三明人民在这片沸腾的土地上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不屈精神。
    第三站,参观“少共国际师”旧址:洪田镇马洪村的逢源堂。2012年9月,马洪村成为三明首批“中央红军村”。土地革命时期,红十五师(即少共国际师)指挥部设在建于1871年的逢源堂等三座祖房,留下的红军标语多达300条,内容主要围绕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宣传北上抗日政治主张等。在村主任小林的介绍下,我们参观了逢源堂的红军标语、漫画和相关的资料文献,对永安人民长达6年多的土地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标语是红军的第二武器,是革命先烈留给永安人民的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在这么多的史料面前,我们看到了在永安革命斗争中,永安苏区军民,为苏区的巩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灵。通过重温永安革命历史,学习发生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的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和牺牲精神,不少同志心里非常激动,纷纷表示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正是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此前,支部讨论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系统的党员应该如何开展学习考察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识到,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征程,接受传统教育,是学习考察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重温光荣历史,吸取信心力量,不忘初心,积极融入区域社会,推进改革发展。只有把鲜活的历史与我们当前正在奋斗的伟大事业有机统一起来,积极弘扬革命先辈的宝贵精神,不断开拓进取、转变作风、务实清廉,才能在党的光辉史册中写下属于自己时代的光辉的一页。(公共基础党支部 陈锡腾)
 
     
 
上一篇>>我校2016年暑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圆满结束
下一篇>>我校2016年暑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开班
 
[打印]   [关闭本窗口]

 

电话:0598-8282710 0598-8216371  E-mail:lxyzxxjy@smykzy.cn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2010保留所有权利
建议浏览环境:IE10.0以上版本,1280×960分辨率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