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同学们陆续返校,为确保全校师生能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祥和的新学期,院医务室温馨提示:
1.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是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偏肺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些疾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感染后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乏力等症状。
2.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在冬季也时有发生。这类疾病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或接触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传播,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1.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或前往环境相对密闭、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如确需前往,应科学佩戴口罩。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盖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3.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课,注意个人及家人的防护,避免疾病传染。居家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果症状较重或加重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不要盲目跟风用药。
4.注意食品安全。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存放,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肉蛋生鲜类食品要烧熟煮透,剩饭菜要重新彻底加热再吃。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1.流感疫苗。建议≥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居民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医务人员、孕妇等重点人群应优先接种。
2.肺炎球菌疫苗。对于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可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以降低肺炎的发病风险。
1.家庭清洁。定期打扫房间,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勤换、勤洗、勤晒衣物和被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通风换气。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科学消毒。定期对家居环境进行消毒,注意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消毒剂,避免过度消毒。如桌面、地面等可选择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让消毒剂在物体表面停留15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餐饮具首选煮沸,全部浸没,水沸腾后计时,煮沸时间不少于15分钟;手机、钥匙等小件物品可用医用酒精擦拭消毒。
1.合理饮食,营养均衡,足量饮水。减少久坐,科学运动,并达到推荐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2.天气寒冷,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进行户外活动时,根据活动强度适当增减衣物,保持适宜体温。注意食品安全。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存放,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肉蛋生鲜类食品要烧熟煮透,剩饭菜要重新彻底加热再吃。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3.积极控烟,不在他人面前吸烟、劝阻他人不吸二手烟、迎来送往不敬烟、春节期间不送烟,共同营造无烟健康的节日氛围。
4.控制饮酒量,不劝酒、不拼酒,避免空腹饮酒,饮酒时保持水分摄入,注意酒后安全。
1.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围炉煮茶、朋友聚餐、炭火盆取暖和煤气灶炖煮时,一定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车辆驻停时,要避免长时间开启车内空调,确需使用时,建议停放在室外空气流通区域,开启空调外循环,并定时开窗通风,以保持车内空气新鲜。
2.警惕犬猫咬抓伤。避免招惹陌生宠物、流浪犬、猫等,一旦被咬伤或抓伤,及时到正规狂犬免疫预防门诊注射狂犬疫苗。
1.提前规划。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和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提示,合理安排行程。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毒湿巾等。注意食品安全。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存放,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肉蛋生鲜类食品要烧熟煮透,剩饭菜要重新彻底加热再吃。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2.旅途中做好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避免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高频接触部位,如扶手、门把手等。
3.境外归来人员。要关注身体状况,尤其是前往疟疾、登革热、猴痘等流行地区旅行者,返程后要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旅居史。